爱北京爱篮球 陈磊的“一人一城”

作者:NBA直播网体育 时间:2025年09月11日 18:01 分享

陈磊带领清华大学男篮参加比赛 陈磊随首钢男篮首夺CBA冠军 供图/视觉中国

熟悉北京篮球的球迷一定记得“陈队”——陈磊,他曾为北京首钢男篮效力过15个春秋,与球队一起获得过三次CBA总冠军。

虽然在他的CBA职业生涯,没能实现一直效力北京球队的“一人一城”,但在退役之后,陈磊出任清华大学男篮主教练,率队获得过四次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冠军。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上,兼任北京三人男篮和U22男篮主教练的陈磊,将率队出征,继续为北京篮球贡献力量。

陈磊说,北京是自己的第二个家,北京首钢队永远都是自己的母队,他用另一种方式,实现着独有的“一人一城”。

四年三冠

曾为首钢队效力15年

陈磊是辽宁阜新人。1997年首都体育学院教练薛正武到阜新挑选队员,看中了很有拼劲的陈磊。15岁来到北京走上了专业篮球道路。刚到北京那几年,陈磊接触了很多职业球员和教练,这也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篮球世界。后来,陈磊代表北京队打了一些全国性少年比赛。“我发现只要用心去练,打职业联赛并不是没有可能。”陈磊说。

为了实现职业梦想,陈磊在训练中不断给自己加码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陈磊在首都体育学院训练两年后,进入了北京首钢青年队,并在2000年升入首钢一队。他先从替补做起,差不多只用了一年时间,就成为球队的主力。陈磊在场上球风硬朗,善于防守,拼劲十足,深受北京球迷的喜爱,“拼命三郎”的绰号不胫而走。

北京首钢队在获得第一个总冠军之前,球队的战绩起起伏伏。在这期间,陈磊迅速成长。随着球技的提升,陈磊在2005年成为首钢队的队长,队友们开始叫他“陈队”。

“我的身体天赋只能说是很一般,所以只有通过苦练,才能与其他球员持平,甚至超过他们。”陈磊说。

陈磊在北京首钢队总共效力了15年,其中约有10年时间担任队长。这期间他既经历过球队的低谷,也亲历过总冠军的辉煌。“我将自己职业生涯最美好最黄金的时光都贡献给了首钢队。最难忘的还是我们第一次夺冠(2012年)的经历。”陈磊回忆道,“当年,没有人看好我们,包括半决赛、总决赛,外界都认为我们会被对手击败。总决赛在五棵松体育馆举办,也是我们第一次在这里比赛,最终赢得了总冠军。”

北京首钢男篮曾经分别在2012年、2014年、2015年获得CBA总冠军,这也是球迷们熟知的“四年三冠”。在球队第一冠期间,陈磊是球队重要的轮换球员。在此后两冠中,虽然他上场时间不多,但在场下他却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是全队的主心骨之一。

老将退役

自认职业生涯相当圆满

2015年,陈磊转会江苏男篮。当时离开的原因只有一个,他希望能继续打球。“我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、竞技水平还是可以在场上帮助球队的,我也想继续做这样的事情。我特别不想自己在20年后后悔:原本可以在场上打球却最后没有做到。”陈磊说,“当时离开北京队真的有太多的不舍,但我觉得既然决定走出去,就要向前看,把未来的路走好。”

在江苏队陈磊总共打了三个赛季,他的场上表现、职业精神等多方面都得到了球队认可。在此期间,他曾在拼抢中折断肋骨,肋骨插入胸腔,这次大伤让他的身体机能大幅下降,在2018年正式结束了职业生涯。

陈磊在打完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后,时任江苏男篮总经理的史琳杰对着全体队员说:“陈磊是一个老将,这是他的最后一场比赛,但他仍然全力以赴,倾其所有,他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榜样。”

陈磊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相当圆满。在北京首钢男篮多年,他曾与球队共经风雨,既经历过连续四个赛季不进季后赛的痛苦滋味,也品尝过拿到三个总冠军戒指的喜悦。“北京这座城市就像我的第二个家,首钢队永远都是我的主队。在我离开这支球队时,球队完成了新老交替,像翟晓川、王骁辉等都已经成长起来,所以当时我是很放心地走的。在那15年间,我从一个青涩少年变成成熟的球员再到一个老将,在北京的所有岁月都是难以忘怀的,我也很感谢北京篮球给予我的一切。”陈磊说。

深耕校园篮球

率清华大学队所向披靡

结束职业生涯后,陈磊面临转型的问题。实际上,当时他并没有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被推荐至清华大学校队执教。当时球队教练员岗位调整,陈磊先去“帮忙”三个月,此后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男篮主教练。“其实在职业生涯后期,我的出场时间变少,但是坐在场下,我能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比赛,这个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。闵指导(闵鹿蕾)、贝西洛维奇这些优秀的教练,都传授给我很多宝贵的经验。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,这些就是我执教清华大学男篮的基础。”他说。

上任之初,陈磊就要面对很多的挑战——如何迅速完成从球员到教练的转型?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球员沟通?如何平衡球员学业与打球的关系等等。此外,陈磊还要自学很多东西,比如下载视频分析软件,兼任球队的录像分析师。陈磊笑着说:“除了当教练,我还要当球员们的老师、生活委员、体能教练、录像分析师。但我觉得这样挺好,这对于我提高执教能力肯定是有帮助的。”

大学球队和职业队有着本质的不同,陈磊刚踏进大学校园时需要好好适应一番。他举例说:“以前在专业队或职业队,教练说下午三点半训练,他的意思就是三点半就开始练起来了。但一开始我跟学生球员说下午三点半训练,他们三点半才来到球馆,再加上缠绷带、换衣服时间,真正开始训练都快三点五十了。而且在训练过程中,学生球员有时是比较松散的,他们常谈论一些跟训练无关的事情。这些都是我作为主教练必须要改变的。”

当时陈磊的身边,有老教练王德礼辅佐,后者给了他很大的帮助,也让他迅速地投入到新的角色当中。在带队三四个月后,陈磊就逐渐摸索出一些带大学球队的经验和规律。“这也是一个相互熟悉、调整,然后达成共识的过程。”陈磊说,“我首先给球员们设定了目标,这些目标是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。同时,我自己也在进行一些调整,比如在训练时间方面,这些球员都有自己的学业,我很理解他们。当他们因为做课题、论文、作业等原因提出请假,我一般都会放行。后来我发现让他们处理好学业再回到训练场上,反而能促进训练的积极性。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,对大家都有利。”

在大学球队执教的过程中,陈磊感触颇深的一点,是每年都会遇到主力球员毕业使阵容发生较大变化的难题,这是在职业队没有的情况。但现实就是如此,作为主教练,陈磊必须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。“这其实是大学篮球的常态,每年毕业后都有主力球员离开,这就需要每年根据现有球员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战术、打法并让他们找到更好的场上默契,在球员培养方面做好系统性的规划。”他说。

80后的陈磊作为大学球队的主帅,还要面对与学生球员年龄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,现在这批学生球员都已是00后。陈磊坦言与这些学生球员存在代沟,但他想了很多办法尽量缩小双方的“距离”。“代沟一定是有的,现在的孩子,一有性格,二有思想,他们与我十八九岁的时候完全不同。我那时候是教练怎么教我就怎么练,但现在的学生球员需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练,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原因和道理,他们才会听你的。”陈磊说,“同时我也要多了解他们平时喜欢什么,包括用什么社交媒体、玩什么游戏等等。当这些球员知道教练与他们打的是同一款游戏、用的是同样的社交媒体时,彼此间的沟通自然就不存在什么问题。”

截至目前,陈磊已经在清华大学男篮担任了7年主教练,他率队在2020年至2022年获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三连冠,2023年获得亚军,2024年再次登顶,2025年获得季军,没掉出过前三名。面对这样傲人的成绩,陈磊却说:“客观地说,当今高校球队的水平相差不是那么大,再加上现在优秀的高中球员很多,因此大学生联赛的竞争日趋激烈。我希望清华大学男篮每年都能取得最好的成绩,保持在大学生联赛的前列位置。”

同时,作为清华大学体育部的讲师,陈磊从2021年起还负责大一男生的基础体育课、大二男生篮球课的教学,踏实地做着篮球普及工作。

培养可造之才

助力学生球员直通CBA

这些年来,CBA少壮派教练已经成为主流,像辽宁的杨鸣、上海的卢伟、吉林的钟诚、新疆的刘炜、深圳的周鹏、广厦的王博等,当年与陈磊同一批的球员如今已成为CBA帅位上的主角。也有人曾经问过陈磊是否想去CBA执教,但他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达不到标准,还需要更多的积累与沉淀。在陈磊心中,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带领清华大学男篮长期保持在全国前列,同时也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篮球人才。实际上,在陈磊执教清华大学男篮的这7年当中,他先后培养了王岚嵚、邹阳、杨曦皓等优秀年轻球员,其中不乏CBA的状元秀。他们从大学校队跨进CBA的大门,很快就成为同龄球员中的佼佼者,也为中国篮球人才培养探索了新的道路。

执教大学球队,曝光率明显比不上职业联赛舞台。但陈磊对此却不以为然,他说:“我还真没有这种感觉,因为在大学里也有很多高水平的教练,从他们身上我能学习到很多东西。而且带大学球队也有不小的挑战。比如一些球员日后要参加CBA选秀,我会根据此前的一些经历,告诉他们想成为职业球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,尽量少走弯路。当年王岚嵚在大学最后一年打球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失误,我就不断提醒他在这方面加以注意并改进,效果很明显。把学生球员送进CBA,这种成就感不是每个教练都有的,我乐在其中。”

今年他拿起了北京三人男篮和U22男篮的教鞭,力争在11月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上再创佳绩。虽然这两项比赛在赛程上有时间重叠,但陈磊希望自己能够勇挑重担,完成好执教任务,为北京争光。“我的篮球生涯与北京的交集是最多的,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,退役后也在北京的高校中担任教练。当年我作为球员去打全运会,如今我作为教练参加全运会,虽然这并不容易,但我觉得这些经历都是我篮球之路上的宝贵财富,我会好好珍惜”。

本版文/本报记者宋翔

统筹/王咏

供图(除署名外)/受访者

最新资讯